《棉花姑娘》(新教案及说课稿)
文章来源:雉城三小 作者:候丽前
教学目标:
1、认识7个生字,会写“需、帮”两个字。理解课文内容。
2、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。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。
3、从内心喜欢阅读、朗读童话故事。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,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,对立保护益虫的意识。
预设教学过程
一、 揭题导入:
1、 出示课题,齐读后问:你知道棉花吗? 2、出示棉花图,夸夸棉花姑娘。
二、 品读课文:
1、 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?找一找读一读。
2、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:“不久,棉花姑娘的病好了,长了了碧绿碧绿的叶子,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。她咧开嘴笑啦!”
(1)自由读 2)指名读,体会棉花之美,读出“碧绿碧绿、雪白雪白”
(3)齐读 (4)她为什么笑了
3、可是不久前的一场大病,可把棉花姑娘害惨了。
(!)出示课件,你来说说,到底是谁把棉花姑娘害成这样?(蚜虫)看图,教师补充蚜虫资料。
(2)你猜猜蚜虫有多大?实际生活中的蚜虫跟芝麻差不多大,可它繁殖得特别快,你想成千上万只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?(生畅说:很难受、着急——)
(3)所以,出示“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!”自由读——指名读——评价——齐读
4、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它治病呢?根据回答板书燕子、青蛙、啄木鸟、七星瓢虫。
5、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吗?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。她一次又一次地呼救。你能读好三次呼救吗? “请你帮我捉害虫吧!”(自由读——指名读——分女生、男生齐读)(一次比一次着急)
6、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,那就是七星瓢虫,(出示图片,并配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录音)
(!)你想跟七星瓢虫交朋友吗?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。
(2)找出课文中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之间的对话,同桌练习。
(3)男女生分角色朗读。
7、七星瓢虫能吃蚜虫,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,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能呢?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读:
交流: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
啄木鸟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。 青蛙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。 分角色朗读。
7棉花姑娘的病只能让七星瓢虫来治,现在它的病好了,再次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,棉花姑娘在笑些什么呢?你来说说看。
8、棉花姑娘的关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病好了,还因为她学到了许多知识,你知道是哪些知识吗?
三、 拓展延伸:
1、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益虫、益鸟?推荐课外阅读《十万个为什么》
2、小结、齐读:身边处处有科学,要去探索,去发现。
四、 写字指导:
1、出示“需、帮”观察说说两个字特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2、写“闭眼、身直、头正、睁眼”开始写。 3、练写。
板书
30、棉花姑娘
燕子 空中 啄木鸟 捉 树干 害虫 青蛙 田里 七星瓢虫 蚜虫
一、 教材分析:(说教材)
本单元的主题是“我们身边的科学”。《棉花姑娘》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,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,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,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,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。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,吐出了雪白的棉花。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,语言符合儿童特点,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。同时,四幅插图色彩明丽,形象生动,便于学生观察,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学习了本文,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,有留心观察、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。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。
二、 教学目标:
1、认识7个生字,会写“需、帮”两个字。理解课文内容, 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。
2、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。
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。
3、 阅读、朗读童话故事。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,有留心观察、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。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。
三、 教学的重难点:
认识7个生字,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让学生通过认识“七星瓢虫”和“蚜虫”,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。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。
四、 设计理念:
1、“以人为本”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。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,受到情感熏陶。
2、“以读为本”,加强读书实践。《课标》指出“阅读教学是学生、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”。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,让学生充分地读,在读中整体感知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。
3、推进综合性学习,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,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。
五、说教学过程、
(二) 揭题导入
1、 教学开始,板书课题,随机学习“姑娘”两个生字,生读课后问:“你知道棉花吗?”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有关棉花的东西。
2、 课件出示棉花图,夸夸棉花姑娘。(这样设计,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,借助直观画面,培养学生观察、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,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)
(三) 品读课文、
1、 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?找一找,读一读。
2、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“不久,棉花姑娘的病好了,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,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。她咧开嘴笑啦!”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,先让学生自由读悟,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,读出“碧绿碧绿、雪白雪白”。随后再追问:“她为什么笑了?”由果溯因,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。
3、 在学生探究的答案中: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。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,引导学生认识蚜虫。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,生活中接触较少,所以教师简单介绍蚜虫的大小(跟芝麻差不多),生长繁殖特别快,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?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、表达能力。随后出示句式“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”指导朗读。
4、 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?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,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:燕子、青蛙、啄木鸟、七星瓢虫。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?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。不能。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。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,引导学生个性朗读,读好三次呼救“请你帮我捉害虫吧!”(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,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、想像中生发情感,培养学生的语感)
5、 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,那就是七星瓢虫。
(1)出示课件图片,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。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,问: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?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?(这样设计,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,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,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,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。)
(2)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,分角色朗读。
6、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,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能呢,找找文中句子读读,再课件出示填空。 燕子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。
啄木鸟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。 青蛙只会捉——,所以它——。
(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,掌握科学常识,认识益虫、益鸟)
7、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,现在她的病好了,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?你来说说看。(这一环节设计,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,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,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。
(三)、拓展延伸:
1、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?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、益鸟?推荐读《十万个为什么》(这一环节,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,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,喜欢科学,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。)
2、小结:齐读“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,要去探索,去发现。”
(四)、写字练习:
1、出示“需、帮”
2、仔细观察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。 3、师范写后,学生练写。
(让学生从看到说再到写,掌握汉字一般的结构规律,为写好汉字打下基础。)
六、说板书设计、
30、棉花姑娘
燕子 空中 啄木鸟 捉 树干 害虫 青蛙 田里 七星瓢虫 蚜虫
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,以捉为中心,左边是燕子、啄木鸟、青蛙、七星瓢虫,右边是空中、树干、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,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,凸现科学常识,一目了然。
长兴教育网